國家: | Taiwan |
展品範圍: | 半導體材料及設備、光電元 / 組件、精密儀器、雷射應用、光傳輸、光資訊、生醫光電、3D 列印、真空鍍膜 |
展出時間 | 2015-06-16至2015-06-18 |
城市: | 台北市 |
地址: | 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 1 號 |
展館: | 台北世貿中心南港展覽館 (世貿南港館) |
主辦單位: |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|
承辦單位: | 鼎藝展覽事業有限公司 |
聯絡人: | |
聯繫電話: | (02)8660-2030 |

「國際光電大展」首辦於 1984 年,是台灣光機電產業的年度盛會及行銷舞台。本展以光電科技為核心,整合半導體、電子、光通訊、雷射、光學、精密機械等關聯領域; 完整展出光電應用產業之材料、元 / 組件、應用產品、生產設備、廠務設施及軟硬體技術。
國際光電大展一直為台灣光電產業搭建進軍市場的展現舞台。持續受到廠商的支持和參與,並隨著台灣光電技術的突飛猛進,使得國際光電大展在國際上熠熠生輝, 讓台灣的光電產品備受全球矚目。現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光電展覽之一,更是業界一年一度不可錯過的展覽,歡迎各界踴躍參與此產業盛會,一同創造台灣光電新價值。
主辦單位
![]() |
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|
展出項目
半導體材料及設備 |
|
---|---|
光電元 / 組件 |
|
精密儀器 |
|
雷射應用 |
|
光傳輸 |
|
光資訊 (輸出入 / 儲存設備) |
|
生醫光電 |
|
3D 列印 |
|
真空鍍膜 |
|
3D 列印專區
3D 列印技術日前被《經濟學人》雜誌比喻為「將掀起第三次工業革命」,有別於一般平面列印,3D 列印透過塑料堆疊,讓電腦中的 3D 設計圖成為立體的實際成品, 直接減少開模所需耗費時間與成本。因應綠能時代來臨,光電產業技術蓬勃發展,日新月異,更需要 3D Printing 技術與其分析軟體,在短時間內達到技術提升與管控, 與光電產業相輔相成,成為得力幫手。雖然 3D 列印市場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,若能及早投資未來趨勢,將會是台灣製造業思維轉型的關鍵所在。
為增加國內廠商曝光度與台灣產業形象,PIDA 特別於「台北國際光電週」規劃設置「台灣 3D 列印展」擴大展示 3D 列印技術與機器。這是推廣商務的重要展示平台, 是幫助您推動全球市場不可錯失的商機!
主辦單位
![]() |
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|
展出項目
3D 列印系統設備、3D 量測軟體、3D 掃瞄、RE 逆向工程
生醫光電區
看好生醫光電未來發展,光電廠商紛紛轉型投入市場,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(PIDA)為協助廠商開發新產品與拓展商機,特於 6 月台北國際光電週舉辦「生醫光電專區」, 此專區為國內獨一無二的生醫光電產業 B2B 專業展覽,預計邀請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、數位 X 光產業聯盟、台北市生物技術商業同業公會, 以及國內醫學中心與各大醫院之創新育成中心及廠商,展示推廣台灣生醫光電前瞻技術研發能量、醫療器材尖端技術與遠距醫療相關的服務,以促成產官學研醫的高度整合, 加速台灣生醫光電產業發展。
主辦單位
![]() |
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|
協辦單位
- 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
- 數位 X 光產業聯盟
- 台北市生物技術商業同業公會
展出項目
生醫感測 |
|
---|---|
醫學影像 |
|
醫用雷射 |
|
生醫照明 |
|
遠距醫療 |
|
生態應用 |
|
雷射應用專區
雷射技術應用廣泛,是各產業領域不可或缺的一環。範疇包含雷射加工 / 微加工、雷射感測、雷射全像、雷射光源元件等。隨著雷射在 3D 列印、醫療手術、 生醫影像、自動化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應用開展。整體雷射產值隨之上揚,Strategies Unlimited 指出 2011 年全球雷射產值為 79.4 億美金,而 2014 年將達到 93.3 億美元, 年複合成長率 5.8%。「台北國際光電週」設立雷射應用專區,辦理專業論壇,提供雷射業者與各產業領域互動平台,創造買主媒合交流機會。
主辦單位
![]() |
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|
展出項目
工業雷射、醫療雷射、實驗室雷射、週邊 & 材料、雷射全像、固態雷射、氣體雷射、光纖雷射、雷射加工
前瞻學術專區
「2015 台灣前瞻學術專區」展覽主題以數位內容、綠色能源、生衛醫農、智慧生活為主軸,提供具有相關領域研發創新技術之大專院校國際展示舞台, 以強化產業技術連結,於台北國際光電週推動成果並分享各界;為活絡產學技術交流,特於展覽期間辦理「產學合作商機發表會」活動, 邀請參展學校針對開發的技術及研發成果介紹,藉此尋找合作夥伴,促進產學合作新契機, 文宣方面將搭配「光電週系列文宣」及「光連雙月刊」的前瞻學術專題報導將參展學校行銷至業界廠商。
主辦單位
![]() |
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|
展出項目
數位內容 |
屬數位影音應用、電腦動畫、數位遊戲、行動應用服務、數位學習、數位出版典藏、內容軟體、網路服務等相關領域創新開發或應用研究,能夠深化資訊硬體、促進優質數位閱讀。 |
---|